“宝宝,你是一个复古摄影爱好者。昂贵的长枪大炮未必是你的梦中情机,但点开你的二手平台收藏夹,里面一定躺着一台宝丽来。”这是梗也是现实。2024了,还是有人爱着噪点和故事感一样浓的宝丽来。 下能百元捡漏,上也难跳出千元,新手绝对友好,对画面质感的追求更倾向于古早的氛围,一切都仿佛是那么得友好温存…… 可直到你真入手了一台,才发现十几块一张的相纸才是柔软羊皮下的恶狼。 · 一台宝丽来偏贵的价位(正常也就两三百)。 · 宝丽来相纸的价位。 不仅耗材不容小觑,宝丽来的吐片+成像过程也有概率出现物理bug(玄学运势占比颇高),给本就雪上加霜的钱包又添上几分危险性:“又又又又又拍废了!” · 圈内谐音梗meme:宝丽来不能“甩”,否则会影响成像。 才刚刚热起来的消费欲凉了半截。 别说二手市场淘个百元ccd了,如今连部手机都能卷进专业摄影赛道,还有人前赴后继地跳进这样的“氪金无底洞”吗? 跳,但心甘情愿也是需要理由的。 其实在宝丽来玩家心里,除了等待成像的快乐、纸质相片的触感无可替代,还有一样让人无法轻易割舍的情怀——宝丽来黑卡。 图源小红书@宇哥要飒 最初,为给相纸遮光而存在的纯色黑卡,原本只是一张默默躺在所有相纸最上面、出片后可以被随手丢弃的“朴素包装”。 但自从宝丽来在卡面上印了图案和文字,它平庸的命运便被改写了: 当你拆开一包崭新的相纸,随着快门的下落,第一张黑卡在你期待的目光里弹出……这就是宝丽来人口中如地球蓝调时刻般美好的“黑卡时刻”。 图源小红书@林夕和锦 卡面上永远无法预测的图案和文字,为这一刻赋予了抽盲盒般的惊喜,也为你眼前本就渴望定格的景色加上了独特的注脚。 而宿命感,正是这些“注脚”最戳人的点。 看过一些网友po出的黑卡时刻,就不难get现实版的“楚门的世界”。譬如—— 在崖边拍照时开出了“You had to be there(你就该在那儿)”,紧接着相片就惨痛坠崖了,有种被莫名其妙的“剧本”戳中笑点的观感,壮观的海景顿时有了一点小情趣。 图源小红书@Polaroid宝丽来 某网友在冰岛的LQBT+热门打卡地彩虹路上开出了“Love me tender(爱我以温柔)”。文案源自猫王的经典同名歌曲,升华了这种被爱意包裹的动容: 图源小红书@一起去绿岛 回家就开到“Welcome to paradise”,思乡情结在此刻到达了顶峰: 图源微博网友 以及,当着自家猫猫的面开出了稀有的猫猫卡(欧皇时刻): 图源小红书@capwww 当双眼定格了当下的记忆,宝丽来也把取景框中的景象定格在了相片里,此刻黑卡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引线,牵出拍摄者亲身的感触,作为柔软的填充物补足这两种“定格”间的缝隙。 从一张相片读取出数帧故事,黑卡上的图案和文字成为了触发这层回忆的密钥。 除了像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的“读卡体验”,款式各异的卡面也刺激着人们不止不休的“集卡癖好”。 · 宝丽来集卡人。(图源小红书@JuunnW) 即便是穿越了一个世纪的今天,也仍有人坚信:只要快门按得勤,终有一天会亲眼见证自己心心念念的“人生黑卡”降临于世。当然,如数家珍的欧皇+顶级氪金玩家也不在少数。 · 已被确诊为黑卡J人。(图源小红书@berry xie) 眼馋归眼馋。对于咱坑外人来说,集卡第一步,还得先摸清“黑卡品类图鉴”。 按大类分,宝丽来黑卡有纯文字款、图文款两类。 目前常见的几版主题分别是——现行普通款中最受欢迎的“Creative Briefs”(“格言卡”20款): 同样现行的“Instant Shooting Tips”(“说明书卡”10款): 以及相对古早时期发行的“Be the first one to do it”(图文类型30款): 图源早期微博网友 同样古早的“Impossible Project”(纯文字类型60款): 图源早期微博网友 从集卡难易程度来分,前两款是多来点毅力和金币就不难集全的浅水区,后两款则是尚待考古的深水区。今天先聊一聊浅水区明星“格言卡”。 比起图文并茂的说明书卡,格言卡朴素的外表下却暗藏不少彩蛋。
品个几句你就懂了。👇
The peanut butter to my jelly.
宝丽来就是我的天选CP。
“peanut butter and jelly sandwich”是花生果酱三明治,简称PB&J,一款美国特色美食。它最早诞生于1901年的波士顿一部杂志,而后风靡全美。 由于这个搭配实在像豆浆油条的CP一样经典,所以这句文案在这里也有自夸宝丽来适配使用者的意思。
Wish you were here.多希望你就在这里。 英国摇滚乐鼻祖Pink Floyd的同名歌曲《Wish You Were Here》,乐队对前主唱迷幻氤氲的怀念,都浓缩在这一行文字里。 Be感已经在脑海中具象化了:设想某天在旅途中被景色触动时,你按下快门,风景被定格住了,可身边却少了那个第一时间想要分享的人…… · 宝丽来的宿命感真不是随口说说的。
What happens in Vegas.在这里发生的一切…… 补上后半句,完整的原句是“What happens in Vegas (stays in Vegas)让在这发生的一切都留在这里”,出自拉斯维加斯市的旅游宣传语,而这一句式最初的灵感则源自电影《绿里奇迹》的经典台词。 不论是奇幻电影的基调,还是旅行途中充满想象力的标语,都让这“前半句”的文案拉满了对“后半程”的期待,又像是在暗指宝丽来即将见证的美好事物。 既拿捏了精妙的文字游戏,也能hold住多元流行文化的致敬;既能用一击即中的金句让使用者颅内浪漫的ugc内容喷薄欲出,也不忘用细腻情感链接宝丽来的卖点和体验,句句踩在用户g点上。 更多彩蛋和幽默细菌,还散落在其他的黑卡卡面上,就不一一剧透了。 当然,宝丽来如此给力,集卡玩家们自然也不甘落后。 就像盲盒潮玩圈一样,当黑卡成为一种极具调性的藏品,二创的点子也像野草一样疯长。 譬如在这款由艺术家@独眼矮子创作的丙烯涂鸦画《黑色通缉》系列中,黑卡成为了泼洒想象力的背板。灰白笔触毫无违和感地融入了黑色卡面,同时黑卡又为艺术涂鸦附加了一层跳出常规画板的反叛属性: 德国艺术家Antonia Gruber则使用黑色丙烯酸涂料抹去黑卡上原有的部分文案,让局部剩下的字母拼凑出崭新的内涵,而具有停顿感的阅读体验也颇有破碎的氛围。